校本資優教育
推行模式:
為使資優教育普及化,本校採用「三層架構推行模式」,規劃及推行校本資優教育,並在第一及第二層的全校課程內加入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三大資優元素。

- (a)第一層:在一般課堂中運用教學策略,發掘學生在創造力、明辨性思考、解難或領導能力等方面的潛能
- (b)第二層:在校內為能力較高的學生,提供專科或跨學科的抽離式培育計劃。
- (c)第三層:在校外為特別資優學生,提供特定的專門訓練學習機會。
第一層(校本全班式教學)
- 本校課程內加入了資優教育三大元素(即高層次思維技巧、創造力和個人及社交能力),著重啟發學生思考、培育創造力及個人與社交的能力。在一般課堂中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按學生的特質實施分組教學、增潤及延伸專門性學習領域的課程內容。發掘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第二層(校本抽離式計劃)
- 為特定範疇表現出色的學生提供抽離式課程或培訓:
範疇 | 課程或培訓 |
中國語文 | 中文菁英 即席演講 KOL 中文辯論 中文話劇 普通話資優小組 |
英國語文 | 英文菁英 英文辯論 |
數學教育 | 數學訓練 |
科學及科技教育 | AI 圍棋 AI 編程拔尖班 GIGO機關王 GIGO X micro:bit創意發明家 編程無人機 |
音樂教育 | 合唱團(分有高年級及低年級合唱團) 流行樂隊 結他及爵士鼓 管樂團 中鼓樂團 敲擊樂團 |
視覺藝術教育 | 小小藝術家 |
體育 | 各體育種子隊及校隊(跳繩、田徑、排球、游泳、欖球、籃球、花式跳繩、乒乓球、足球等) 龍獅隊 旗操隊 中國舞 |
領袖訓練 | 領袖生訓練 各制服團隊(小童軍及幼童軍、交通安全隊、小女童軍等) |
第三層(校外支援)
- 為有潛質的資優學生和資優學生提供各類型培訓學習機會,以充份發展潛能及開闊眼界。推薦學生參加教育局聯同各大專院校專為培育特別資優學生而設的活動,如: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課程。